目前来看,航空+人工智能已经涉及了无人机、私人飞机、飞行汽车等通用航空器。一旦这些供给进入家庭和大众的消费生活,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。
公路汽车和公路网发达后,交通进入了二维平面模式,经济体量与一维相比大大提升。而未来要致力的三维立体交通,则需要把空中的运输应用起来。
NBD:具体来看,通用航空可以实现哪些低空消费场景,未来有多少想象空间?
未来,无人机可能是购物车,空中驿站或将成为旅游中转站,在路面交通之外,普及大众的空中交通或许也会成为主流,而这一切,将掀起新一轮的消费浪潮……
NBD:您认为发展“空中丝绸之路”的必要性和意义是什么?
林左鸣:交通是人类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推动力。流量可以分为人流量、信息流量和物流量,前两种相互依赖,只有物流量是必须依靠交通完成的。
另外,互联网时代,核心的基础元器件是芯片,这也是将来智慧航空发展要面临的关键问题。
林左鸣:有了中国众低空通航天路,家庭的出将更加便捷,物流的效率将更加效,活的内容将更加丰富,们的个性化交通也将由维平的形式,向三维体的形式发展,其巨的市场体量疑将提供数新商机。
根据我们的估算,如果在GDP占比中做一个预计和衡量,航空+人工智能的经济总量将大于前几波消费的浪潮体量。目前低空网在国内的发展几乎是零,只有一些局部的点,没有形成网络。参考国外数据,美国通航机场体系的总资产是高空商用航空体系的3.2倍。按照3倍的规模计算,我国低空网络资产规模将达到51万亿。
过去,大宗运输靠畜力、河流来实现,如京杭大运河,后来出现了蒸汽机和铁路交通,形成了一维线性交通,但经济体量相对有限。
NBD:通航空及低空经济对推动“空中丝绸之路”、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?
林左鸣:一旦放开,无人机不需要过高的高度和速度,每小时几十公里的速度就足以。至于价格能否降下来,关键在需求和产量。一旦数量上放开限制,让消费者用起来,量大了,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,可能都不会比现在的一辆自行车贵。
其实无人机在国内的发展反映了一个较好的趋势,当然主打拍摄和数字摄像的无人机,国内发展的已经很好了,市场份额也很大。未来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会进一步扩大,如到超市购物。可以设想一下,将来无人机就可以充当个性化的运输工具,与消费者一同进入购物场所,以智能识别和追踪的技术,替代现在的手推车或购物筐。
9月4日,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重点论坛--第四届“空中丝绸之路”国际合作峰会(以下简称峰会)在北京举办。峰会以“数字赋能、低碳发展----‘空中丝路'产业升级新动能”为主题。会议期间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(以下简称NBD)记者专访了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原董事长、十八届中共中央委员林左鸣。
打造飞行驿站 低空消费应用场景扩容
林左鸣描绘了充满诱惑力和未来感的三维立体交通,在他看来,航空+人工智能很可能撬动新的消费浪潮,而低空消费将引领经济发展。不过,林左鸣也同时提出,新的消费浪潮形成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行,当前国内通用航空还面临着空域管理、价值理念等方面的挑战,管理思维需以通航的实际情况为基准进行转换。
这里有个设想,沿着丝绸之路建设“飞行驿站”,选定固定的间隔,如每隔80公里或50公里建一个飞行驿站,在其中部署通用飞机,可以搞旅游观光,也可以用作物流运输,还可以应用于附近的作业,甚至人工降雨、应急救援等等。打造多业态融合场景,利数智技术赋能传统通航,推动消费升级,引领低空新基建的未来通航消费服务新平台。
林左鸣:航空物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和方向。比如现在部分地区做了一些探索,与快递方合作,下单后15分钟内送达。这种送达是不需要快递小哥爬楼梯和敲门的,而是通过消费者窗台的IP地址,确认位置后,无人机或其余航空器将快递落下送达。逐步发展后,未来甚至都不需要很多快递员,直接使用无人机或航空器即可。
从古至今,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对外沟通,若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三维立体的交通管廊,赋予其具体的应用场景,沿着古丝绸之路,将使这条重要的交通之路焕发新的生机,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、对我国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交流,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文章来源:《经济与管理》 网址: http://www.jjygl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05/1940.html
经济与管理投稿 | 经济与管理编辑部| 经济与管理版面费 | 经济与管理论文发表 | 经济与管理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经济与管理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